机油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。油品的馏分越轻,蒸发性越大,其闪点也越低。
反之,油品的馏分越重,蒸发性越小,其闪点也越高。同时,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。
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,闪点在45℃以下为易燃品,45℃以上为可燃品,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严禁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温度。在粘度相同的情况下,闪点越高越好。
因此,用户在选用机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和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进行选择。
机油闪点降低原因
1、基础油裂解
当油或者设备靠近高温热源,如高温蒸汽、高温熔炉等,润滑油的油温如果高于550℃,就可能发生裂解,造成润滑油的闪点降低。
闪点低对发动机的影响
闪点的重要意义在于,实际使用中的机油温度应低于其闪点的20℃到30℃,机油才能减少挥发损失,来保证发动机的安全使用。
闪点越低,机油挥发越快,就越容易产生机油过度消耗的现象,发动机得不到充分润滑,加快磨损;如果是机油严重挥发的情况下,则会导致发动机拉缸甚至是爆缸。
闪点下降意味着油中含有气体,气体的存在一方面会影响润滑油膜的强度和连续性,降低油品的抗磨性能,另一方面还会对摩擦副表面造成冲击压力,产生气蚀现象,最终导致轴瓦磨损失效。
而闪点越高,机油的耐高温能力越强,高温损失越小。所以机油的闪点是辨别机油质量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。
发动机多以大排量、涡轮增压为主,发动机转速攀升快,工况激烈,相比于其它车系来说,发动机温度较高,如果机油的闪点过低,会加大机油的额外消耗。
机油闪点的高低取决于基础油分子排列的稳定性,只有高质量的基础油,成品油才会有足够高的闪点,同样闪点也会判断基础油的品质。